地下车库防火卷帘之争:规范模糊地带如何破局?
地下车库的防火设计向来是个技术活,尤其是上下层坡道处的防火卷帘设置问题,让不少设计师和验收人员挠头。
按照现行规范,汽车坡道两侧要用防火墙与停车区隔开,出入口则需设置防火卷帘、水幕或甲级防火门。
但问题来了:如果车库和坡道都装了自动灭火系统,坡道口就可以不设这些防火设施。
这规定看似合理,却埋下了一个大坑——上下层车库属于不同防火分区,不设防火卷帘怎么分隔?
好比两家邻居共用一个走廊却不装门,万一谁家着火,火势岂不是畅通无阻?
济南市的做法很干脆:除了直通室外的坡道,其他情况一律要设防火卷帘。
这种"宁可错杀一千,不可放过一个"的态度,倒也省去了不少扯皮。但问题还没完,卷帘到底装在哪头?坡道两端都装还是只装一端?
有人主张坡道不划入防火分区,也不计入疏散距离,相当于给防火设计开了个"后门"。这种思路下,坡道就成了防火分区里的"法外之地",既不用考虑分隔,也无需担心疏散。但这么一来,万一出事,责任算谁的?
防火卷帘装在哪头,看似是个技术问题,实则牵扯多方利益。开发商想省钱,设计师求稳妥,消防部门要担责,三方博弈下,往往变成"谁嗓门大听谁的"。有些地方验收时睁只眼闭只眼,有些地方却较真得很,搞得施工单位左右为难。
防火规范本该是铁板一块,现实中却常被解读得千疮百孔。有人说这是因地制宜,有人骂这是执法不严。其实问题的根子在于:防火设计不能光看条文,更要看实际效果。卷帘装得再多,如果用的时候放不下来,或者放下来却漏烟漏火,那都是白搭。
技术争议背后,是人们对安全的认知差异。有人觉得多一道卷帘多一分保障,有人则认为过度防护反而影响日常使用。消防设计就像走钢丝,要在安全与实用之间找平衡。
说到底,防火卷帘之争反映的是规范滞后于实践的普遍困境。在等待规范完善的过程中,或许我们应该记住:安全这回事,宁可备而不用,不可用而不备。